操诚《潜水河畔操家垴》
作者:操诚
潜水发源于大别山西麓,自北向南经潜山、怀宁两县,流入长江。潜水东岸大堤上有一个名为操家垴的小村庄。垴,土岗也。操姓先民在潜水河畔土岗垦荒、生产、生活形成的聚落,故名操家垴。操家垴距潜山县城梅城镇6公里,行政区划隶属潜山县油坝乡。这里就是生我养我20年的家乡。
潜水发源于大别山西麓,自北向南经潜山、怀宁两县,流入长江。潜水东岸大堤上有一个名为操家垴的小村庄。垴,土岗也。操姓先民在潜水河畔土岗垦荒、生产、生活形成的聚落,故名操家垴。操家垴距潜山县城梅城镇6公里,行政区划隶属潜山县油坝乡。这里就是生我养我20年的家乡。
自然美丽的村庄
操家垴的民居多为两层小楼,沿潜水东大堤内侧毗邻而筑,一字排开。整个村庄南起操大房,北至上闸口,蜿蜒近三华里。小楼多坐东朝西,面迎潜水,宅基与堤顶齐平,大堤为家家户户交通之道。大堤外侧护岸上栽有杨树、竹子、芭茅,大堤内侧是阡陌纵横的良田。儿时,我曾见过族人在秋夜里打着火把、在潜水的浅滩处,用抛叉和罩捉逆水回游的青鱼和鲤鱼,一夜能逮几十条;冬天里设陷阱,抓到过獾和云豹;更听族人讲过在极寒的雪夜,冻傻的斑鸠藏在背风的竹园内取暖,见了手电的光亮也不飞不跑,一宿能捉一竹篮……。
这里远离繁华,无南浔镇久远,也无华西村现代,甚至可以说经济尚欠发达,但在我的心中却有着永远的美丽。今天的操家垴,有了电灯、电话、自来水、有线电视,条件稍好的家庭有了冰箱、空调、洗衣机、热水器。在享有工业文明许多成果的时候,却难能可贵的仍保留着那份纯真、宁静和自然。春天里可以看到遍地的油菜花黄,蜜蜂追花酿蜜;夏天里可以乘竹排在深水潭垂钓,在浅滩边踏沙戏水;秋天里百亩稻浪金黄,一派丰收景象;冬天里千万只乌鸦在杨林树梢聒噪,喜鹊和斑鸠争食。偶尔,还能见到家犬追逐野兔,野猪拱进了农家菜园。
人杰地灵的村庄
最早迁来操家垴定居的是妙荣公第六代后人,时间应在15世纪初,操家垴真正建村当在16世纪,经四百余年的繁衍,现有四十多户154口操姓居民,他们系潜阳操氏始祖妙荣公17至22世后人。操家垴人丁不多,历朝和当代却也不乏才俊。明朝时,清洙公,幼儿敏、睿丰姿,十五岁就试,文宗深器之,四十九岁选贡司铎州学任教谕。清朝时,天庚公,婴儿时丧母,七岁时丧父,在寡嫂和族人扶养下长大,勤奋读书,授九品登仕郎,掌全县米谷钱粮。民国时,操农,毕业于黄埔军校,任中国远征军团长,赴缅抗日。抗日战争结束即辞职返乡务农,坚决不参加国共内战。1977年恢复高考后,本村操小节、操龙彪、操松林、操诚等于80年代初考取大专院校,现已分别成长为高级教师、高级工程师或县处级领导。近三十年来,通过考学、参军,从操家垴走出来的有10多户35人,分别定居合肥、南京、安庆、梅城、青阳等城镇。
四百年来,“勤、俭、耕、读”为本族立家根本,若将大学生算作秀才的话,从妙荣公至笔者之子操炼十九代中,有十一代秀才、八代农商,可以说是耕读传家。当今的操家垴村尚有十多位中学生大学生,他们学习很勤奋。这些孩子,是家庭和家族的未来,更是国家的未来。
几百年来,族内流传着一个传说,建村不久,有游方的地师找到族长讨赏,言村落为“仙猪食槽”宝地。村北袁家渡口、村南古壁涧渡口,木竹渡船,经年累月穿梭于河道中,已形成两道无形木栅,南北无形木栅截断的东西河堤自然构成另两块槽板,加上河底就是一个天然的食槽。操族居河东,村庄坐东堤朝西方,村民每天开门即礼佛。操族勤俭耕读传家,居自吉地,后代当衣食无忧,发达富贵。并留下“猪死槽还在,槽满猪又来”的觇语,族中几代都未参透其详。四百多年来,操族居此,虽无大富大贵,却也丰衣足食,和谐、宁静、安然。
充满希望的村庄
村里水利发达,通过上闸引潜水灌溉本村及周边近千亩稻田,无车水、抽水之苦;通过下闸排涝,确保农田旱涝保收。村里交通便捷,从村口车行2公里砂石路即上县乡柏油马路。村口至京九铁路线天柱山火车站12公里,至沪汉榕高速车轴寺收费站11公里;至六潜高速三祖寺收费站15公里。
村周边旅游景点丰富,村口向西过潜水1.5公里有薛家岗古村落遗址;村口向东5公里有孔雀东南飞遗址影视城;村口向北12公里有佛教名寺三祖寺;村口向北22公里即达天柱山南大门。
稻、麦、油菜是这里的主要经济作物,红薯、玉米、芝麻、棉花等间或种植。村里的主要特产是舒席,农闲时,男人剖竹作篾,女人以篾编席,制做舒席是操家垴居民传统手艺。售卖舒席曾经是操家垴居民重要的经济来源。
近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操家垴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着改变。村里几百亩稻田已让一名枞阳来的老板承包了,政府按亩补贴仍归村民外,枞阳老板按每亩200元付村民租金,枞阳老板采用甩秧种田、除草剂薅草、机械化收割、农业生产率大幅提升。村里青壮年男女,有的到常熟制衣,有的到珠海打工,村里常年居住的多为老人和儿童。如今过年已很难见到家家户户杀猪、熬糖、打豆腐、做新衣的热闹场景,年货大都在城里的商店里购买。正月十五闹花灯、舞狮子这些民俗活动渐渐消失了。
近闻村里一名叫作操声庆的青年利用自己打工的资金和技术积累,在外地创办了一个小型企业,也购置了小汽车,在城里购买了房子,若果如此这是操家垴村第一个考学外通过创业融入城市化大潮的能人。
当今中国发展一日千里,处处都是吉地,处处都有热土。加强儿女教育,做好本份工作,顺应国家政策,抓住机遇创业,才是操家垴村乃至我族大众长久之希望所在。
(2011年2月6日于合肥)
(2011年2月6日于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