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操氏宗亲网欢迎您!
忘记密码

操斗祥:南宋名知府 手掌武冈军

作者:操园官

 
      南宋是个悲壮朝代,其中我们饶州府就有一位悲壮的将军,他就是手掌武冈军的南宋四大名知府之一的操斗祥。
      《饶州府志》选举志一、操斗祥:进士,第1915页。淳祐元年辛丑徐俨夫榜进士,浮梁人,有传。端平元年甲午解试中举人,与操节同榜(第1625页)。《饶州府志》人物志三、宦业,第2166-2167页:操斗祥,字汝祥,浮梁人,纯祐无年进士,授尉簿,历丞、卿、监,皆以能称,出守武冈军。时蒙古侵逼,又密迩瑶洞。斗祥乃简阅卒伍,充实兵饷,猺人皆退处溪洞,不敢犯边,猺以靖。
      操斗祥,字朝辰,派行万三,别号洁斋,姓操氏,世居鄱阳。系出汉曹魏公后。曹魏公长子丕受汉禅,养子爽同司马懿受遗诏辅政,后司马懿计族诛爽,爽子林逃鄱阳,不忍忘其祖,于是用魏武王名为姓氏,于是有了操姓。
      操姓起于隐居,不与世争,得姓后不为外人道,到隋未,操师乞揭竿为民请命,才广为世人知晓,于是宋朝时操姓人编辑《操氏族谱》,将操师乞列为一世祖。操师乞陨落,操姓元气大伤,唐朝又开始沉寂,到宋朝抑武扬文,以农耕为本、闲时习诗书武艺的操姓,找到了自己的舞台,成为江右名姓。
      斗祥公家学渊源智识不凡,在《饶州府志》上三兄弟都榜上有名,他淳祐辛丑(1241年)徐俨夫榜进士,历官开化知县、太府寺丞,封朝奉大夫。他的父亲也因为他赠封朝奉大夫,母亲叶氏为太宜夫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浙江开化的报纸上读到了操斗祥中年时在开化县令位上为当地状元公余梦魁写的诗,诗名  《折桂里 为状元公余梦魁题》,作者:操斗祥,南宋咸淳二年(1266)余梦魁中状元后,从临安回开化青嶂芳山老家探亲,开化邑宰操公斗祥奉上命,立状元坊于诰岭中,人称其里曰:折桂里。并在刚刚落成的状元坊坊柱上挥毫题了一首五言律诗:龙虎开金榜,霜雕横素秋。科名追祖考,文业绍箕裘。 锡宴归薇省,承恩拜冕旒;青云生足下,名誉播皇州。
      这之后,操斗祥被任命为湖南武冈太守,兼掌武冈军。当是时,蒙古兵一步步进逼,湖南的少数民族瑶族也乘机挑事,斗祥公对这一切了如指掌,可当时兵力不足、缺粮少钱,没有力量开展大规模行动,怎么办?操斗祥统筹规划后,用较少的精兵打击强横的较近的敌人,并一举歼灭他们,建立威信,对于较远的则互通有无、互利共赢,结成战略同盟。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逼退了瑶族的进攻,他们回到自己的住地不再出来闹事了,元朝的蒙古军也不敢侵犯。老百姓的生活安定了,武冈的工作成为了当时的模范。
      斗祥公目睹着时局的艰辛,心里的念头就是以身许国,想尽一切办法守护好当地的老百姓,在他的感召下,武冈上下齐心、众志成城,成为一方平静的乐土。武冈虽平,可世道不平,虽然有斗祥公等军民的努力,可天下大势已去,南宋还是灭亡了。操斗祥只好回归山林。
      《戴西涧志》上是这样写的:宋朝南渡后,南宋有四知府,他们是括仓知府程有俊,柳州知府郑梦龙,衢州知府郭某,武冈知府操斗祥。他们四人都德高望重,被当时社会推崇。程有俊、郑梦龙遇到了好时光,一展平生大志,而操斗祥与熟、郭某身处战争一线,虽然有能力,可宋朝式微,没有能力剿灭蒙古兵,这是天不保佑宋朝啊。操斗祥以名进士一步步升迁到知府,并能在乱世寿终正寝,他是个很识时务的人啊。
操斗祥娶妻婺源甲路张有淑,封宜德人。有七个儿子,其中第六子操贵持在湖南乡试高中,历官抚州路教授,以婺州判官致仕。(操园官)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