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氏先贤修谱训
大宗百年不迁,小宗五世则迁,旧谱世系多参酌于欧苏二家之例,自始祖一世至五世一揭,六世至十世一揭,自十一世以下莫不皆然,世代相逐,统以长房序次,本大宗统小宗之义,清析源流,今皆仍旧也。
一世下先书行,重少长,使不紊也,次书名、书字、书号,使知所讳,不得上同于先代。有爵者,书爵辨贵也,书生、书殁、书葬,所使山向无遗忘隆孝享也;书娶、书妾,严嫡庶也;书生子,某某某系其公子,使承接也;众母生子,书某系某氏出,使嫡母、生母两无所失也。分支则详註某分迁,徙则详书某地,或生理不归,或掳掠未回。俱必特其讹,覆实不可因其烦而忽之。
旧谱讳名生蜜杂书,今祖宗及已过者,注某行第几公,讳某,生某朝年月日时,卒某朝年月日时,配某氏。现存者,注某行第几名,某生于某朝年月日时,娶某氏,某未过门者注聘示别也。
为人后者先于本生父下,书某为某公后,其所后下真书子不书继为后者也。
世系以书行为正,无行者始书名讳,字号非有异也。
时代久远,类多疑义,旧有定派而为与字俱未详及者,有详字而于其所配与葬者,更有同堂兄弟,而名同者,有行讳别而未注某公之子者,今悉遵旧罔敢添改,亦本春秋下五廓,公关则仍缺,疑则仍疑之意耳。
先代世系,行状墓铭,传文事实,虽无后者,尽行刊刻,使死者无所憾也。
他谱于乏嗣者,或书止,或书无传,杜冒接也。今吾谱皆不书,盖以天下之人,必无有不父其父,而父他人之父者,且于此处不忍书上数字也。
近朝行传、诗文,沗酌悉载,贵贱从人亦非滥及至以扬善也,成美也。
分迁之后有载其地而逸其所自分者,有其分而逸其地者,总由地有远近,世大殷遥不能总集,姑又俟之后贤强续之可也。
郡明唐始制氏族志,按古地名定军国,后世言军望者,宗之然友一姓出数郡,此皆据其最盛者言之,而余郡原谯国,后世显称艺苑分迁者,又每书鄱阳郡。
世系出凡受姓之始,各有所出之祖,祖姓为源,庶姓为流。如予姓“曹”为源,如“操”为流也。
本宗旧谱世系未获大成,不无残逸缺脱,分迁失传,文翰失守,忠孝节义乏书,是皆不精谱牒,坐观成败,予甚痛恨,吾今于此不惜百折迂回,残者捕之,缺者觏之,迁者详之,节度忠孝者录之。
本宗旧谱浅常订正,殊乏嘉莫,今则踵旧增新祠,有图,隆报乡也;族有规,严家训也;基有图,重故土也;墓有图,崇先垄也;山川有记,擅形势也;疆界有别,塘堰有名,杜侵渔也;亭桥学校,考其创始,接劳供游艺也。
容像谱多记载其实,可减尽人敬之意。人之祖宗,或帝、或王、或贵显,既需以文足征前代,令吾谱不尽减亦不多增,效夫子从纯之意也。
本宗系前二十代统序世异,至荣字派下各列一支,缘因族众各欲从梓,人之便只得行权,列服分支,后有贤能修丁,勿依此类端,有赖焉。
前辈遗于后修者,从二十一世至二十五世,统述连环,二十六世以下亦于今订正焉。
子孙看获谱牒当如执玉捧盈,无分房分,惟择族之贤而能,仁而能孝者守之,庶无脱,即万一有变,故彼则自能谨守,不比庸留顾及一身。
本宗前谱牒,除各股荣世系外,一切费用料理运筹谋划,悉出自同事阖族人士,未尝过费至终告竣,公议廷锡等多赞成之功。
谱内款娄世系千头万绪,稿正悉本独裁,不无字义亥豕本清世系挂漏等项,倘或有之,后当改订,庶不以讹传讹。
书子不书继,前已言之矣,每见人家谱牒所载,承继多则有始鲜终,与其后生议论曷若豫定于谱以为南山可移,北山不可改也。
继立之义有三,一曰亲继,或同胞子侄,或从堂共房子侄;一曰爱继无论头亲疏,子侄惟情所钟,任其取择,总不可以兄继弟,以叔继侄颠倒宗名。一曰义继或随母之子,或亲戚之子,必娶择其门祚,验其仁孝,与通族俱肯入谱,用先于彼子家谱上削去其支派,然后入我谱使承者养者,两无所失,然大仪虽如此,终不若亲继、爱继为良策也。
长子不出继非中子则幼子,缘出继则世为人后,有长继父,则中幼在所略也。
立继父母老来生得有子,继子、亲子总是一般继此有靠,倘立继父母无出,日后报乡即系亲子,倘立继父母老来生有子,继子需要视为一体相待,否则欺其年幼孤寡及生侮弄,甚则紊其宗谱,灭其恩爱,思复其宗支,此皆伤残天理,吾谱断不为也。苟或万不得已,亲支不可乏嗣,又必须于谱牒上载明两承祭祀,使亲之不乏立继有传。
团谱之后每宗须用一二位序派族繁者,或五、六年一序,族少者,或九年十年一序,以俟续修订辑谱内费用浩繁甚难支持,予仍存有未刻文序与沗订旧谱讹腾写成帙,以俟异日显位也,采取焉关火后,凡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