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操氏宗亲网欢迎您!
忘记密码

操香水(1946-2017)

      操香水名香水,字秀清,民国丙戌(1946)年八月十五日辰时生,娶鄱阳镇张嫦娥,民国丁亥(1947)年六月廿三日酉时生,2017年10月17日病逝于南昌,享年71岁,历任大队、公社支部书记、鄱阳县委宣传部长、饶丰垦殖场第一书记兼场长、上饶地区水利局书记兼局长、上饶市市长(正县级)、江西省水利厅副厅长、江西省农垦局局长(正厅)、农垦事业办公室主任、省政协常委。
  

江西农垦 走出困境好起来--江西新闻网
      引子:我省农垦现拥有土地57万公顷、人口80余万、职工万、国有农场169个,是全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垦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经济总量实现恢复性增长,效益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养老保险基本得到解决,职工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整体经济走出低谷。“十五”期末,农垦系统国民生产总值比“九五”期末增长346%,年均递增34.9%,比全省和全国农垦增速分别高出23.3个和23.7个百分点;工农业总产值年(1990年不变价格)比“九五”期末增长124%,年均递增17.5%;利润总额由“九五”期末的亏损亿元转为盈利1.7亿元;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招商引资项目1186个,合同引资122亿元,实际进资38亿元,分别比“九五”时期增长了349%、146%、124%和。
农业生产取得突破
      “十五”时期,农垦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和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农垦大发展、促进农垦快发展的惠农惠垦政策和措施,农业生产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粮食生产稳步增长。据统计,2004年和2005年,农垦粮食播种面积合计达186万亩,占“十五”粮食播种总面积的45%;粮食产量合计达71万吨,占“十五”粮食总产量的46%;共获得粮食补贴3442万元,其中良种补贴1752万元,直接补贴1690万元;减免农业税、农业特产税3586万元。特色农业形势喜人。乌龟养殖、甲鱼养殖、花生加工和销售、黄栀子经营等特色农业的发展成为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新亮点。
      目前,旭光垦殖场乌龟养殖规模达100万只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中华草龟养殖基地;云山企业集团甲鱼养殖规模达到25万只,成为全省最大的甲鱼养殖基地;刘家站垦殖场年加工和销售花生4万吨,成为江南最大的花生交易市场;七里岗垦殖场通过黄栀子经营,年实现产值近4000万元。同时,上十岭垦殖场生猪基地、桑海企业集团中药材基地、红星企业集团奶牛基地,以及永新垦殖场茶叶基地、武山垦殖场乌骨鸡繁殖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不仅使企业本身逐渐成为了农垦经济的骨干支柱和龙头企业,而且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

工业改革初见成效
      “十五”时期,农垦系统通过改组改制,形成了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异VC钠、服装纺织、中成药、金矿、食品、茶叶等优势产品。德兴百勤异VC钠、济生制药、桑海制药、金山金矿、共青羽绒、九江宇龙纺织等企业通过项目合作、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合资开发等方式,不断做大做强,成为农垦经济的支柱企业。永华电子、永华瓷业、芙蓉油脂、洋峰玻璃、旭光造纸等企业通过产权改革、质量管理、产品研发、强化服务意识,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份额得到提高,成为农垦工业新的增长点。2005年,共青垦殖场以“鸭鸭”品牌为龙头,加速推进产业化经营步伐,仅纺织服装业实现销售收入7.2亿元,税收3100万元;大茅山金山金矿完成黄金产量1007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03亿元,利润1491万元;德兴百勤异VC钠有限公司完成销售收入1.9亿元,实现利税2072万元;旭光造纸厂引进民营资金组建顺达造纸有限公司,主导产品A级涂布白板纸畅销省内外;华山永华瓷业公司开发的“锅中煲”、“40升耐酸容器”等专利产品成功出口欧洲,企业效益明显提高。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十五”时期,农垦系统以明晰产权、理顺职工劳动关系、剥离历史负担和社会职能为重点,鼓励社会多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农垦企业改造,一方面通过“国退民进”形成一块、“国有改组”壮大一块、“对外招商”引进一块、“租赁承包”搞活一块等多种途径,搞活经营机制;另一方面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降低门槛,支持创办私营企业和合伙企业,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参股、控股甚至买断国有企业资产,破除所有制歧视,极大地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共青垦殖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已达100多家,成为共青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茅山头企业集团创办九江市国际汽车城,实行销售、办证、挂牌一条龙服务,年销售额过亿元。据统计,2005年农垦第三产业实现产值14.2亿元,拥有非公有制经济经营单位8786个,从业人员4万余人。
扶贫工作卓有成效
      “十五”时期,在农业部农垦局的大力扶持下,我省农垦累计投入国家财政扶贫资金2300万元,实施扶贫开发项目20个,已竣工验收16个,贫困农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包括饮用水、公路等在内的生产条件、生活状况和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职工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扶贫工程和扶贫政策的实施,为贫困农场的脱贫致富奔小康,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总结“十五”时期农垦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可以概括为:随着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支持和扶助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特别是经过多年呼吁的养老保险、低保以及相关税费减免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农垦企业的外部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通过上下共同努力,农垦经济开始走出困境好起来。

展望未来再创新篇
      “十一五”时期是农垦深化改革、谋划未来的关键时期,也是农垦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十一五”时期,农垦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农垦和谐社会为目标,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促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改善农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提高农垦经济整体实力和职工生活水平,力争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0%、利润总额年均递增9%、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8%的发展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十一五”时期,农垦系统将以“稳定、优化、加速”为重点,促进农业全面发展;以“转机建制、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为核心,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和质量;以“帮扶、放活、服务”的原则,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以“完善配套、改善环境”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以“创新、和谐、平安”为理念,积极推进农业综合改革,完善农垦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步伐,稳步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实现农垦经济在新的起点既快又好地发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