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驰瓷板画作品成为西安大雁塔和法门寺藏品
1、操驰瓷板画作品被西安大慈恩寺(大雁塔)收藏
由陕西省收藏家协会组织举行艺术家操驰瓷版画“佛语禅悟”作品捐赠收藏仪式,11月16日在西安大慈恩寺举行。
操驰祖籍安徽,著名陶瓷艺术家,现为东方彩墨艺术馆馆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广州首届工艺美术大师;国礼签约艺术家;北京大学等多所学府的客座教授。她的作品多次入围国内外艺术大展,曾先后24次获得金奖。是中国第一位在法国卢浮宫国际美术展中获金奖的瓷版画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中央电视台、广东、安徽博物馆、中国驻法国、瑞典等大使馆、菩陀山、广州大佛寺等多个机构和个人收藏。她创作的 “佛语禅悟”系列作品,把陶瓷艺术与佛像艺术巧妙融合,充分展示了瓷画佛像的艺术之美。
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姜西海、西安市收藏协会名誉会长张国柱、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办公室主任王高兴、副主任陈红玲、大慈恩寺果如法师、维那静泽法师、觉缘法师等出席仪式。
操驰在仪式上将“佛语禅悟”作品中的观音菩萨像无偿捐赠给大慈恩寺永久收藏,大慈恩寺向操驰颁发了收藏证书。 

西安大慈恩寺是建于唐代的皇家寺院,是全国著名、宏丽的佛教圣地,唐代玄奘法师取经回来在此寺译经十一载。


2、操驰瓷板画作品被“世界第九大奇迹”法门寺收藏
2017年11月17日, 由陕西省收藏家协会组织的艺术家操驰瓷板画“佛语禅悟”作品捐赠收藏仪式活动在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陕西省法门寺地宫举行。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姜西海、西安市
收藏协会名誉会长张国柱、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办公室主任王高兴,副主任陈红玲、陕西省收藏家协会理事帖忠科、法门寺如康法师、德果法师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操驰女士愿将“佛语禅悟”系列作品的观音像无偿捐赠给法门寺永久收藏,法门寺为操驰颁发了收藏证书。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是皇家寺院,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门寺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地宫出土了释迦牟尼
佛指骨舍利、铜浮屠、八重宝函、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等佛教至高宝物,法门寺珍宝馆拥有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为世界寺庙之最。
3、专访瓷板画名家操驰——北红玛瑙应被世界所认知
北红玛瑙让我看到了一种工匠精神,它应该像陶瓷一样,为世界所认知。——操驰
操驰,这个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东方名家书画院副院长、瓷画艺术家等无数名号,将中国传统文化以瓷板画的独创方式引向世界的女艺术家,总是身着优雅,出席各类慈善盛典,用自己的作品,一次次的感染了艺术界和慈善界。
操驰喜欢用自己的艺术视角,去欣赏不同领域的艺术作品。在她看来,艺术的相通性,使得不同艺术可以彼此支持和融合。就在不久前的华汇文化艺术慈善盛典上,这位有着二十余载军旅生涯,又是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米歇尔·金的第一位中国学生的神奇女人,不仅将自己的几部精美作品慷慨献出,用于慈善拍卖,还通过对中国艺术文化的诸多理解,对北红玛瑙的艺术价值和前景进行了解读,并给出了自己的愿景。

操驰作品《观音像》在活动中被拍卖
在操驰的眼中,北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色泽通透,密度和韧度非常高,这使得北红玛瑙在视觉上有种天然的油性和通亮性,很有艺术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能够传承的东西。在我们中国文化当中,无论玛瑙、翡翠还是陶瓷,这些具有传承文化的事物是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的。这是中国文化的本源。在我们古老的先民中,是一种文化图腾,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符号。”
“虽然在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他们自己的文化,但是很少有像中国这样,如此赋予一块石头文化和内涵的。”
虽然北红玛瑙与瓷板画是两个类别的艺术领域,但是专业的美术功底、敏锐的艺术嗅觉、独特的创作思想,让操驰可以充分感受北红玛瑙的艺术价值。
所以对于北红玛瑙能够像瓷板画一样走向世界的愿景,操驰觉得是很有可能实现的。

操驰在活动现场接受专访
“北红玛瑙如果要像中国的陶瓷一样被世界所认知,就需要我们充分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和内涵,理清其历朝历代传承下来的脉络。”操驰认为,一个文化艺术品若要让世界所认知,必须要有它自身的一个故
事脉络和强大的宣传过程。
操驰认为,每一个艺术家都应该承担对优秀艺术文化的传播责任。“艺术家作为一个先进文化的引领者,首先就要参与到社会的各项慈善和拍卖活动中去,艺术家有这样的责任和义务去引领人们,以慈悲为怀,发挥能量,发挥大众做公益做慈善。这时候艺术家是全身心的付出的。”
“当然,作为一个艺术家,要时刻去不同的艺术领域取经学习。对于北红玛瑙,我就希望从中学到它的雕刻艺术和文化内涵,从而充实我自己的艺术思想和技法。”
操驰感受到了北红玛瑙中的工匠精神,她希望作为中国国宝级宝石之一,北红玛瑙可以不断的扩大宣传,让人们认识到北红玛瑙的价值,从而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