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操氏宗亲网欢迎您!
忘记密码

将徽州民歌传遍全世界的操家妹子

        徽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徽州民歌是中华最美的声音。操明花让徽州民歌传遍全世界!我们一起听首天籁之声……

     
        操明花,国家级非遗项目徽州民歌传承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黄山市徽声演艺团团长、政协委员等。她将徽州民歌唱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并由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民歌专辑《云海歌仙黄山情——民歌演唱家操明花专辑》。她的名字已被载入《中国音乐家名录》,她让徽州民歌传遍全世界。更多精彩尽在百度中。
 
        操明花是1962年降生在徽州府城歙县的一个艺术氛围浓郁的普通人家的,儿时常住的外婆家,就在歙县城郊渔梁老街上,名驰古今的徽商码头渔梁古坝近在咫尺。她的外公是位教书先生,也是个戏迷,酷爱徽剧,经常在街头有人群的地方清唱徽剧;她的外婆是一位整天价徽州民歌不离口的巾帼唱将;她的父亲平日里也喜欢哼唱黄梅小调;她的母亲传承了她外婆的音乐细胞、整天价徽州民歌不离口。 从小操明花就与音乐、与徽州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   


        “滚声——哈哈腔”诞生在渔梁古坝一带,是徽州民歌演唱中最古老的徽韵特色声腔,风格独特,历史悠久。古时徽州方言音韵称之为“花花腔”、“笑笑腔”,而在古代徽州官话中则称之为“哈哈腔”。这种唱腔,要求演唱者嗓音高亢、明亮、甜美、纯净,气息流畅,热情奔放,尤其到歌曲结尾处,哈哈腔的时值翻倍延长,更为歌曲添姿增色,锦上添花。由于其演唱难度较大,加之曾经一度失传,致使这“滚声——哈哈腔”的传承面极小。

   
        操明花外婆深通此腔精髓,是古老的徽韵传承人。外婆不经意的演唱,操明花一唱就会,还能举一反三,使得外婆喜出望外地见人就夸:“还是小明花像我,我的哈哈腔就指望她了”。

 
        由于家庭拮据,操明花高一就辍学打工。其间,她当过幼儿班的音乐老师,干过建筑工人,做过食品厂的包糖工。终于有一天被招进了歙县老胡开文墨厂,捧上了“铁饭碗”,成了一名正式的徽墨描金工人,开启了一段“唱着民歌做徽墨”的美妙时光。 

   
        在墨香四溢的车间里,操明花一边熟练地在一块块墨锭上描龙绘凤,一边轻轻哼唱着一首接一首的徽州民歌,生活过得非常充实、非常惬意。

   
        1988年初,黄山市声乐专家汪慧芳老师特意向组委会推荐了操明花参加“黄山市首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她以一曲《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获得了“黄山市首届青年歌手大奖赛”的第一名……

 
        1988年5月,操明花千里迢迢上北京逐梦谋深造,她是冲着自已敬仰、崇拜的中国音乐学院金铁霖教授而去的。在现场,她唱了《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只唱了两句她就停下看着金教授,金教授点点头:“把这段全部唱完。”唱完之后,金教授问道:“你会唱你们当地的民歌吗?”她便唱了一首徽州民歌《十二月花》。金教授听后说:“你的本钱不错,唱歌很有韵味,你很会唱歌,是块唱歌的料,希望你能留下来学习一段时间。”

   
        为了4000元学费,操明花一边在中国音乐学院的声乐系学习,一边在一家报社做校对、抄写信封零时工,此外,她还将家乡盛产的文房四宝及土特产品卖到了北京,她的才气、她的灵气同步增长。院里的同学与老师都很喜欢她,除了金教授,马教授、谭教授也不时指点她。与此同时,她还有幸得到了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主任糜若如教授的悉心指教。


        在北京,一些店家见拉着许多砚台来回走叫卖是为了筹集学音乐学费时,让她唱几首,她一亮嗓子
叫好声一片,在她的歌声中,歙砚也亮堂了。操明花甚至感到,唱着歌卖歙砚是个不错了职业,没能全力以赴,只因热爱歌唱。

   
        生活让她学会了踏实做人,生活让她学会了感恩人生。 

   
        1992年“五一”节期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黄山来的歌手——介绍工人歌唱家操明花》为题,用43种语言向全世界各地连续三天滚动播出了对于操明花的专访,以及她演唱的52首传统徽州民歌和歌唱黄山风土人情的新民歌;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期间,由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出版了《云海歌仙黄山情——民歌演唱家操明花》徽州民歌专辑,专辑中收入了她演唱的《徽墨歌》《小石桥》《十二月花》等17首具有代表性的徽州民歌作品,发行海内外,徽州民歌因此传遍地球村。

 
        2008年,安徽省文化厅将操明花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民歌”传承人。自此,她更加明确了传承传播徽州民歌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弘扬、传承、传播徽州民歌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9年11月,经黄山市文化委安排、由市文化馆组织、在市文化馆会议室举办了“操明花徽州民歌传习班”,此后操明花便开启了她的徽州民歌传习之旅。 面向黄山市的大、中、小学校的学生,传习徽州民歌,先后在黄山学院、徽州师范、歙县中学、黄山学校、黄山育才学校、安徽省行知小学、歙县行知小学、歙县城关小学等地免费传习民歌,至今已向数千名学生和当地的音乐爱好者传习了《十二月花》《小石桥》《徽墨歌》《探妹》、四季歌》《种麦歌》《十绣鞋》《磨米磨麦》等徽州民歌。

  操明花朴实踏实,操明花才华出众!
  操明花走到哪里,徽州民歌就在哪里唱响。
  她将徽州民歌唱进了中央电视台,唱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大江南北都为徽州民歌喝彩!

 
操明花艺术简介
        操明花,国家级非遗项目徽州民歌传承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社会艺术协会理事、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理事会员、黄山市徽声演艺团团长、黄山市第七届政协委员等。
        操明花是一名徽州民歌的传承人,是一位地道的民间歌者,她以“安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行知学校)明花徽州民歌传习所”为传习基地,以她的歌唱魅力和精彩的演讲口才,先后把徽州民歌义务传承覆盖到了黄山市三区四县校园和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等20多所学校及社会音乐爱好者和文化馆的歌者们;并且将徽州民歌唱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革命老区西柏坡、中国非遗日展演的大舞台等;还凭着自己的演唱实力和鲜明的艺术特色,由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民歌专辑《云海歌仙黄山情——民歌演唱家操明花专辑》;并将徽州民歌唱响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歌大会》《综艺盛典》《音乐告诉你》《民歌中国》《每日歌曲》;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九州艺苑——民歌风》《全国听众喜爱的歌手》《九州彩虹——名人新秀》《往日情怀》《中国之声——民歌中国》安徽电视台《天下安徽人》等文艺节目中;操明花那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演唱艺术风格,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用多种语言向海内外专题介绍《黄山来的歌手——介绍工人歌唱家操明花》其演唱的《十二月花》《小石桥》《徽墨歌》《黄山有片神奇的海》《黄山美》《雨中黄山》等一大批徽州民歌和赞美黄山的歌曲,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专题报导72小时滚动播出推向了世界,还陆续应邀做客参加了山西、湖北、安徽等部份省市电视台演唱徽州原生态民歌;其演唱的徽州民歌,不仅受到各学校师生的欢迎,还深受专家、观众、音乐爱好者等社会各界的赞誉,尤其近些年来操明花将徽州民歌的古老特色唱腔“滚声哈哈腔”挖掘、传承、传播,多次唱响在中央电视台,并在全国性的民歌大赛中多次获得:金、银、铜奖,及 “山花奖”;还荣获黄山人民政府首届“文学艺术奖(音乐类)其演唱的徽州民歌“滚声哈哈腔”在黄山市首届春晚”演出中被观众评为“最受欢迎的节目”奖。
 
        2017年经黄山市政府有关部门审批:自费组建了民办非企业单位“黄山市徽声演艺团”,并积极组织开展公益性演绎活动,推出徒弟参加国内部份省市民歌比赛,已有两位年轻徒弟在山西太原市和华东六省一市民歌演唱比赛中荣获大奖。
 
        操明花是一位不计个人得失,事业心和责任感极强的实力派民歌演唱家。自2008年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民歌省级传承人之后,她就将宣传徽文化、传承传播徽州民歌为神圣己任,她每到一处义务传承徽州民歌的同时,也将兢兢业业、廉洁自律、为社会公益事业无偿奉献的精神传承给下一代,如:2011年她将参加”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大型活动演出的报酬毫无保留地全部捐献给了“安徽省希望工程”。
 
        她在各学校义务传承,回到家免费带徒弟教唱徽州民歌和民族声乐课,有时还自掏腰包为弟子们提供食宿,近两年来她还经常为歙县绍濂中心学校(留守儿童学校),根据学校需要义务为各年级学生传承教唱徽州原生态民歌,她工作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职业道德情操,传承了正能量的歌声、传承了高尚的奉献精神,深受学校师生和弟子们的喜爱,她为下一代做出了表率,为传承徽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的业绩曾先后被《人民日报》《安徽日报》《黄山日报》《中国音乐报》《中国乐坛》《广播歌选》等国家级媒体专题报道和赞誉;操明花的名字已被载入《中国音乐家名录》《中国民间文艺家大辞典》《星光璀璨黄山市特色人才群英谱》《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图谱》等。

 (摘自《央视网》及《黄山日报》等媒体)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