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一村一千多年 操姓文化古村行
7月26日至28日,我们一行(操家明、操力争、操森、操园官)4人在会长家明的的带领下走访了江西三个古老的操家村,那就是乐平蓝桥月湖操家、鄱阳新义咀上操家和鄱阳银宝湖大山操家。

我们四人分别从上海、武汉、上饶处先后来到中国景德镇集中,中午,宗亲操接班在景德镇公园边他的久久餐馆热情接待我们,并邀请了新义咀上老支书操会官作陪、随后操炳清、操新华等也来了。下午操金龙、操琼等人也一起陪同考察了乐平蓝桥月湖操家。蓝桥月湖操由崽、操平方、操进春、操丰收等宗亲十分热情,他们捧出了老谱,带我们考察参观了新建的操氏祠堂、古戏台、琬公墓遗址等。

据谱载,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咸平元年(公元998年)十一月,操姓四世祖之一万六公操义成从鄱阳新义来到乐平蓝桥月湖建村,至今已有1021年,一姓一村一千多年文化不间断的古村落是十分罕见的,家明会长指示,要我们加大该村落文化研究,发扬光大我们操姓文化。
在蓝桥月湖的族谱中,我们发掘出了四位重要人物,一是建村始祖操义成,二是南宋时修谱先驱常州无锡县丞操师允,三是被朱元璋称为江东书柜的元史编修操公琬,四是明朝正德年间开“双峰学堂”培养了众多名贤被誉乐平教师界当时带头大哥操中行。
蓝桥月湖在一山垅中,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两山夹一河,河为蓝溪河,山上产煤和石灰,河边耕地肥沃。可以说这村落是操姓村落中资源最富有的,村里出了与刘基、宋濂齐名的操姓最有文化的先贤。目前该村打造文化旅游名村,其学堂文化、温泉文化、农耕矿冶文化等大有潜力。
27日一早,我们去了新义咀上操家,那是我们公认的操姓故里七村庄中操姓人口最多的村,我们在村支书操克全等人带领下参观了正在修建的“操姓文化广场”,参观了村里的“庙山”和“雷林山”,克全介绍了许多操姓传说,我们还凭吊了雷林山后古村落,我们先人在那里使用的青砖是现在青砖的1-5倍。
最后我们参观了操氏古祠堂,据说该祠堂是操姓第一座祠堂——逍遥山祠堂的延续,曾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体现了操姓先人不屈不挠的品质。操氏祠堂始建于南唐。时名为“逍遥山龙泉观”,越宋元,渐渐凋敝。明初刑部侍郎操贵于元未始建新义“操氏祠堂”, 并将逍遥山龙泉观祭祀物品转移到祠堂。元未明初时,操氏十四世显祖操公琬,在祠堂废墟前,写下了《逍遥山龙泉观祠堂记》,吊词曰:“遥山之颠俎豆千年,俎豆千年君子贤贤;遥山之苍苍澜水茫茫,先人不作使我心伤。”其文刊载在鄱阳各地《操氏族谱》中。

操氏显祖,明初刑部侍郎操贵被朱元璋错杀后,成为操氏心中之痛。到明朝中叶,浮梁进士操守经揽先人遗迹,满心悲怀,于是上书当时朝庭,士大夫聚而议之,时明朝嘉靖皇帝特颁发诏书,为操贵平反,并要求饶州府助操氏修理祠堂,将操贵官阴升一级,在新义卧龙嘴祠堂前建“司寇第”。自那时起,“操氏宗祠”就成为地方文物。新义卧龙嘴操氏祠堂为全国150多位先贤立了牌位,将族谱上全国操氏村落及始祖都作了介绍,祠堂柱子上有张贴了这样一些对联:“先祖避乱顾本以魏武之名为姓;今人扬帆思源继万代不世之业”“避乱世变姓名隐深山觅得新义家园;勤耕织乐诗书走四方席展神州大地”“魏武挥鞭师乞聚义必刚助粮操姓一脉相承主持公道;斗祥习武公琬从文守经治家先人文修武备人才辈出”“愧我无能过白日,愿孙有志步青云”“红旗耀日军心壮,绿野闻风贼胆寒”等。

下午,我们去了鄱阳银宝湖大山操家,那里的操家虽然历史不及前二村悠久,但人口2000多,管理得非常好,建了好漂亮的一座现代祠堂,祠堂前广场上有好大一颗发子发孙大樟树。大山村位于鄱阳湖东岸,地势低平,只有一些低矮的丘陵。我在想,那里为什么叫大山村?因为操姓人都生活在山区,离开了家想家就叫大山村。为生活所迫,许多人从银宝湖大山村浮舟进湖广、操姓也不例外,这也是周边还散布有好几个操姓村落的原因吧。

大山村操氏祠堂是该村村民活动场所,村里所有的大型活动都在那里开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面旗帜,当时由操氏村民集资200多万修成的。现在,银宝湖政府迁到了大山村,大山村操家人都建起了楼房,集体迈入了城镇化。 (2019年7月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