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故辟雍造士程公先生(時登)行状
先生諱時登,字登庸,饒之樂平人,姓程氏。程氏族望東南者皆出梁鎮西将軍忠壮公靈洗,蓋與河南之宗共派。歙饒接境,其族居宦學四方者尤衆。而吾樂平梅岩一族夙以詩書孝謹聞。宋淳熈間有職都巡諱綸者,與其弟濯纓府君諱元度,兄弟友睦,有稱於時。濯纓於先生為曾祖,考易軒府君,諱夢予,從慈湖先生受業,學究淵微,根極體要,氣和行方,名列副貢。先生其長子也,母洪氏。
先生生有異禀,强學博聞,年十三,易軒府君命從師為義理之學,鄰邑徳興槃澗董先生銖得考亭夫子之傳,其郷鄰有程正则①先生亦私淑考亭之學,易軒以禮延致之,俾先生終始從之游,捜幽抉微,鈎深牖明,博極經傳之奥,探賾性命之原,斟酌羣言,條分縷析,守約務實,以一其歸。如是蓋十餘年,而先生之學底于成。
咸淳甲戌②邉境大震,沿江諸郡被兵,遂混江東九路之士而試於饒,師生偕隨計吏,及榜掲,先生褎然舉首。程公素剛方狷介,於從學者不少借以顔色,先生每曲意婉從左右,就養有隠無犯。明年登上庠,朝列舉於郷,得封其父母初階,遂於吏部領給誥,以遂榮親之志。又明年,而宋鼎移矣。先生歸,杜門却掃。四方之士雲合景從,擔簦負篋,百里而至,户外之屨常滿。于時江南新附諸郡縣學博士官多缺員,故國士有譽望者省府常檄以攝教事,其有意進趨者莫不奔走焉。先生獨不肯屑就,專務精思力踐,上泝濓洛之原,稽經博古,啓迪來遊之士,講貫切琢,淬礪刮劘,俾之從容涵泳,以求通貫之功。操存持養,以收任重之效。於是大有所成就。至延祐科興,門人李晉首以先生之學拔萃郷閭,暨五年丁巳③,李燦復踵貢擢上第,自是終始諸科。饒之士如彭圭、朱坦、鄒成、操琬、許道溥④皆登門授業者,若黄常、許憲輩亦私淑而與有聞焉者也。先生之道雖不行於身,而殘膏賸馥沾丐於人亦衆矣。
先生教人類以孝敬篤實為先,不務葩華以釣名聲。其於周易則確守程朱傳義而不惑於玄虚之論。書則備讀諸家而求其疏通知逺之實。詩則要性情之發而驗其興觀羣怨之機。禮則審於節文度數之宜,而畧其繁文縟節之末。樂則考於蔡氏之書,而求夫聲氣之元。春秋則厭夫括例之拘,而直探聖人筆削之旨。歴代史籍亦莫不究興衰治亂之由,而品其人才之高下,考制度沿革之詳而覈其設施之當否。
著《大學本末圖說》,自堯即位甲辰迄周顯徳己未,貫穿經史於綱條之内。著《中庸中和說》,集朱子論述答問之語,審未發已發之機,而探索性情體用之全。《太極圖通書》、《西銘》則錯綜為之互解。《諸葛武侯八陣圖》,則剖析而為之通釋。他著述如《周易啓蒙輯録》、《律吕新書贅述》、《臣鑒圖》、《孔子世系圖》、《深衣翼》、《感興詩講議》、《古詩訂義》、《閏法贅語》、《文章源委》等書不一。又所著碑銘、序記、詩詞、哀誄、雜著名《述翁藁》者三十巻,《六經義》若干篇藏於家。
先生天性至孝,二親没後言及必流涕欷歔,年近八旬猶著《述翁說》,以視子孫惠朋友,拳拳焉期以交戒。其語率鑿鑿真實,非若世之自好者詡詡誇誕以自媚說也。平居恂恂雅飭然,資性勁特豪邁,遇事剛果,與學徒講議剖析如流,纚纚終日無倦容。處兄弟怡怡愉愉,待子姪毅以方。州閭郷黨長少貴賤接之各適其宜,故得人之歡心。方壮歳,舊國貴卿大夫士皆知已,莫不愛敬推重。暨北來宦遊至饒者,聞名亦皆欽慕景仰焉。
生宋淳祐己酉二月,没以大歴⑤戊辰十二月,葬里之桑田古峯嶺。娶寗氏,繼劉氏,俱早卒。子二人,長雋,先卒。次傑。孫男四人,慈元、慈明、慈選、似孫。曾孫男四人,泰、壮、毅、正。葬之踰年,子孫以門人李燦状請銘于竹村先生馬公端臨,其銘曰:“易開三畫,史著千年。涵而揉之,我覃我研。”書事悉且該矣。而門人操琬更以先生言行輯而為傳尤詳,詎意兵火之後,故家凋落,遺書徃牒散為飛埃。毅以手澤之浸微而典刑之無考,将無以垂休光、昭來裔,而及門之士存者無幾,涕泣語瑤曰“曾大父言行子宜有述,家藏銘誌既失不可得,若不及今掇拾補綴,恐遂耗忘荒落,文獻無徴,則為之後者責将焉辭?”瑤既辭不敏,則又念瑤登先生之門也最後,時先生已病足,出入以二童輿致,三日始一承顔,雖蒙誨誘,諄諄語移日不休,然服勤日淺,豈能窺測先生之藴奥?猶望孔子之門牆未入其宫者,焉能語其宗廟百官之美也哉?獨幸於先生之宗夙有姻連,祖母於先生為從姪女,先君子程出也。過庭之際嘗道外家遺事,故知其家世淵源,而於先生宏範懿徳亦竊知其粗畧,用不敢以蕪陋辭。
嗚呼!先生少年高貢,蜚聲監學,當其時青紫可俯拾也。奈何運去物改,竟尼壮圖。既乃韜涵道徳,闡明經籍,作為文章,其書載屋,俾後世士類雲蒸俱得,以聞聖賢下學上達之要,學者修己治人之方。成人有徳,小子有造居者,藉是以涵和毓粹,道積厥躬,出者得是以舒翹揚英,澤及乎人,則先生之道亦不可謂不行於時矣!太上立徳,其次立言,先生於斯二者其無讓乎?顧瑤也何足以知之,尚頼同門之士相與討論訂定,庶無遺缺,俾得藉手乞言于當世立言君子,以光昭先生之道徳垂於不朽。斯道幸甚!斯文幸甚!
歳丁巳七月朔,門人許瑶謹述。
注释: ①程正则,号“古山”,德兴县人。理学家董铢(号“盘涧”)的弟子。
②甲戌,实为癸酉,经查《同治乐平县志·乡举》,程时登于宋度宗咸淳九年癸酉考取举人。
③丁巳,实为戊午,经查《同治乐平县志·进士》,李燦于元仁宗延祐五年戊午考取进士。
④许道溥,经查《高阳许氏宗谱》,许道傳从学于登庸程先生。
⑤大历,是唐朝代宗李豫的年号,程时登年满八十,应该是元文宗天历年间去世的,天历戊辰年是天历元年(1328年),距宋理宗淳祐己酉(1249年)正好八十年。
2020年4月26日
乐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许有林整理。